14位北京订货会观察员的 所观、所感、所想
人民社:在变化中寻求发展之路
●观察员 魏德鹏
只有抓住市场变化的脉搏,才能更好地找准图书定位,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
产品更新带来人气
曾几何时,人民社是8号馆的常客,现如今是1号主馆的主人了。1月7日上午人民社在1号馆山东展区举办了蔡志忠先生漫画彩版图书签售会,火爆异常,连隔壁展区的活动也受益于人民社活动的人气带动,门庭若市。人民社的订单当天上午发放一空。蔡先生的图书是20世纪90年代的畅销书,近些年市场表现呈平稳态势,但自从人民社的彩版漫画推出后,销量迅速抬头。由此得到的经验是,经典产品、名家之作在现有的激烈竞争市场条件下也需要在品种、形式、包装和宣传上不断创新和更新,才能适应市场和读者的需求。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扩大了市场,也刺激了竞争
8号馆为少儿馆和美联体馆,美联体馆还是传统老式展架,没有多少亮眼的设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儿展区,现代气息浓郁,最吸引眼球,这也与当下图书销售热点相一致。眼下是少儿类图书的天下,最具有成长性的图书品类就是少儿图书。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少儿类图书市场被愈发看好,但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甚至惨烈的竞争,少儿图书的门槛也正在不断加高,后来者想进入这一领域分一杯羹不是那么容易,绘本类、少儿文学类、少儿科普类图书风险更大。如何另辟蹊径,做出个性化产品以凸显自己的图书品质,应当是后来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渠道需紧抓读者个性化需求
6号馆的一套健身类图书令人印象深刻,北京科技出版社的《囚徒健身》在网店的销售成绩出奇地好,利润率高得惊人,而这类图书前些年的销售不过每年三五千册,现在一个网店一个月就能轻松实现这个数字。书还是那套书,而因为渠道的多样性以及找到了适合渠道的营销方式,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畅销也不足为奇了。因此,如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无论是策划、营销还是渠道,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和研究。
文艺社:自媒体的意外之想
●观察员 王玉
无论个人职位如何,只要有自媒体的意识,是可以将工作、事业兼顾并且成功开辟一条集约型的图书运营之路的,也是出版社内人员整合、人员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良性互动。
每一个编辑都可以是一个自媒体。各个出版社都在进行微信的建设,微信作为一个自媒体,常常显现出得天独厚的闭环效应,而微信及其公众号可以个人申请运作,如围绕出版社的公众号进行多思维运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得到的自媒体平台是充满盈利价值的。具体而言,闭环不代表封闭,而是点对点的链接,形成链式反应,从而发生裂变。加之微信朋友圈的闭环效应使得每一条推广都可以针对目标群体,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朋友圈中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和效应。用童书举例,童书的购买者中可能存在家长、教师、学生三类人。如一个当医生的妈妈,可能对某种“小小医生”的童书特别感兴趣,于是她将此书在朋友圈中“晒”,同为医生的同事们对此书的感兴趣程度可能是一致的,于是形成链式反应。如果不是自媒体微信营销,而是其他推广途径,比如书店,来来往往的人群当中,哪些是医生,又有谁会对这类书感兴趣?针对性显然不如微信的闭环效应明显。
在讲座当中,青豆书坊的王媛女士提及,她们的一套绘本通过妈妈圈,竟然实现了两个小时之内3000套的预定,这在传统的出版发行领域是不敢想象的。可见,微信闭环效应之下的裂变反应是多么巨大!编辑经营一个自媒体,卖出几千本书又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内容为王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是闭环效应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腾讯对微信功能的健全可以说是所有微信营销的福音。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更多的素材可以集中发布,让微信公众号在推送内容时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从传播学的特点看来,微信公众号的很多功能都能成为吸引读者关注并且持续自愿帮助推广的福音。一般而言,一条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在一千以上都算是成功的,如果能有十万以上,便是超级链接。张二冬图文并茂的山村生活就有十万以上的阅读量,这也为他的新书《借山而居》打下来良好的基础。并且,微信的单条文章本就有赞赏功能,早在一年前,我就听说有位作者朋友每天通过微信打赏就能有一万元以上的收益,听来难以置信,但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闭环效应之外的自媒体营销。微信的潜力大,但是不幸的是,微信的红利期已经结束,至于微信之后是什么,我们也无从知晓。诚如十几年前大家不知道腾讯、淘宝一样,以后会有什么新事物从互联网裂变出来,并无从知晓。当然,基于微信闭环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app开发,是当下很多微信营销大户们的下一步选择。其中,杨文轩的“掌灯人”就打造了一个邻居般的童书交易平台——
基于移动端:基本操作都能在手机上完成
社会化分销:开店工具、发展下线代理,快速搭建新销售系统
交易聚合平台:整合商家的B2B2C平台,支持C2C、B2C、O2O
垂直交易平台:专注于儿童阅读和教育领域,只服务孩子和父母
四条理念,可以说都触及当下图书市场的痛点。更何况他还提供一切必备的支持,主打便利,如提供免费资源位,解决商家“缺流量”“缺入口”“缺场景”难题;用红包、赠品、补贴的方式,吸引用户,帮商家导流;组织研讨会、培训班等对商家进行系统培训,提供实施服务;完整仓储、物流体系,为商家提供代储、代运、代运营服务;不收入驻费、交易费用,商家零投入开店,零成本运营;专业技术团队,可二次开发,打通商家ERP系统,实现数据同步。如此看来,这种全方位贴身式平台服务,是可以让没有任何商业经验的卖家,只要有产品需要流通就可以上手的交易平台。
明天社:未来,已来
●观察员 高方方 李小诗 徐立莎 辛冬 张茹
订货会现场熙来攘往,短短三天时间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就有180多场,近9万人次观展,仅现场馆配采购码洋就达1.63亿,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书业的持续热力,然而其间也在悄悄孕育着新变——渠道商的主角光环渐渐凸显,甚至有“图书为王”向“渠道为王”过渡的态势。
“社群+电商”模式大放异彩
以往,中国书业的发行中盘商一直以新华书店、民营书店、馆配承销商、当当、亚马逊、京东为主体,但这种格局也在不断变化,“电商+社群”模式也在悄然改变着图书销售的方式——互联时代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志同道合的人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社群,而社群的出现,让社群营销成为社会化营销的重要方式。众所周知,传播一般可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大众传播是一对多辐射式的传播方式,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将大众传播发展到了极致;人际传播在当今不再是古旧的口耳相传,而是以各种样态存在的圈子,即我们所说的社群。社群是从点到点的,辐射广度上虽然没有大众传播广,但是却有效而密集,社群营销细分了市场,精确定位客户,针对性强,尤其有利于专业图书的营销。
罗辑思维就是目前影响力非常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包括微信公众订阅号、知识类脱口秀视频音频、微商城等互动形式,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推崇自由主义与互联网思维,凝聚起一批积极上进、自由阳光的年轻人,是国内微信营销的典范。
国内知名作家纷纷“转型”儿童文学,彰显市场潜力
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我们可能还停留在杨红樱、曹文轩、伍美珍等这些专门进行童书创作的作家所创作的作品,但在2015年有一个独特的变化与现象——许多国内知名作家“转型”儿童文学。如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的最新作品《寻找鱼王》,《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推出新作《三只虫草》,以及此前周国平推出《侯家路》,阎连科推出《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等,这四本书都是由明天出版社出版。再加上马原刚刚推出的写给自己孩子看的历险童话《湾格花原》,如果说一个作家的转型属于个例,但如此多的知名文学作家加入儿童文学创作的队伍,绝不仅仅是“巧合”,这一现象级热点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国内童书市场的火热,同时,他们的加入也可以更好地带动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品质量的提高,让读者欣赏到越来越多的高品质的原创童书。
做新颖性和竞争力兼具的畅销童书
耕林童书馆出版的图画书《呀!屁股》,封面设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陌生读者都会不自觉地拿起来翻一翻。当在北京会第一眼看到它时,读者不由得会心一笑,而当念出书名时,又有了想去了解的好奇与冲动。原来,这是一本关于“屁股”的百科全书,作者是迈普利斯·安徒生,他用生动幽默的方式向小读者讲述了有关屁股的知识。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这是一本畅销书,接地气,目前已经卖了7国版权,销量最好的是简体中文版。这本书之所以如此畅销,是由于它选题策划包装上的新颖性与独创性,因此,对于出版社来讲,要想在童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打夺人眼球之牌。
在图书订货会的作品交流现场还有一个小细节,一位拿着扫帚簸箕的清洁工久久在展位前徘徊,从头至尾默默地倾听一位童书作家讲她的创作故事。我一直以为这样的故事过于煽情,更适合出现在散文中而不是熙攘噪杂的北京会,然而文学确实向我证明了它所拥有的形而上的力量,做一本好的童书,也似乎成为了一件有宿命感的事情,一个好的故事与它的读者总会在生命的某个节点相遇。时间之河流淌得太快,然而一本童年的书、一个好的故事就像是扎根在河流彼岸的一棵树,远行的人一回头便可以看到,就像是在远远眺望故乡。
齐鲁社:古籍出版需借力创新
●观察员 张超 张爽
从选题策划、宣传营销,到数字出版,订货会之于我们,最有意义的莫过于看到同行的进步,看到自己的差距。纵然压力重重,也要让变革来得更早一些。拿出应有的表现,市场会给出答案。
超级IP考验内容打造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超级IP成为热门话题。此IP不是网络协议,而是知识产权,指的是可以衍生出不同形态文化产品的核心资源。在本次订货会上,自然也少不了超级IP的身影。配合《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在中国的上映,童趣出版社发布了18种星球大战系列图书。熊猫阿宝亮相订货会,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四个系列的功夫熊猫图书……IP着眼于包括出版、娱乐、游戏、动漫在内的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对出版业来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优质内容。古籍社的超级IP之多,简直是“幸福的烦恼”。其中的超级IP要属中国的“四大名著”了,长春出版社就做出了一个成功的案例,他们以做“四大名著”而闻名,最早提出“无障碍阅读”的概念,已出版“四大名著”的多种版本,且市场份额很大。这次订货会上,他们又带来了最新的重金聘请国内知名画家打造的彩绘版,此外还有国学普及和民国学术系列,即使非古籍类选题也涉足其中。由此得到启示:在与时间赛跑的同时做到人有我优,是我们后来者的目标。
古籍出版需多角度钻研,创新风格
中华书局在此次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推出的新书《佳偶天成》在封面设计、书名、插图上别具匠心,此书描写的是中国古代婚事趣谈,为彩色图文书,插图为故宫、敦煌研究院珍藏的精美婚俗图片,书的封面为红色,非常醒目,大红的喜字吸引读者眼球。此书名如此设计还带有一些礼品书的意味在里面,如有亲朋好友结婚可将此书作为一种祝福赠送。如果此书名为《中国古代婚俗研究》,相信读者的关注度会大大下降。中华书局还推出一系列传统文化读本的口袋书,如《论语》《孟子》《世说新语》《纳兰词》《诗经》《菜根谭》等,借势人们对国学的学习热度高涨,但是传统图书开本比较大,书也厚重,不方便携带,这一系列书薄而轻巧便于携带,恰好抓住了这方面的需求。另外它腰封上的宣传语非常有特色:“指掌之间不只是有手机,还可以有本书。”此话直击当代“低头族”的不良生活习惯,让人觉得闲暇之余手中捧书阅读乃雅事,比拿手机玩游戏有品位得多。
友谊社:内容为主,平台为王
●观察员 张亚欣 池骋 雷祥荣 王晶
2016年,认真做内容,创新做平台,无论是大而强,还是小而美,出版者都有可能顺势有为。
平台为王——经典需多元化传播
因在工作中曾遇到古籍版式、繁体字、生僻字等如何进行数字转化的困惑,本次北京会看到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古籍库”展区时,对其成果感到欣喜。历经百余年发展,中华书局拥有丰厚的古籍资源积淀,“中华经典古籍库”就是对这些宝贵资源进行的数字化利用。古籍库所收图书全部为点校整理本,拥有专有字库,可实现全文检索,并能提供文本数据与原书图像的对照,既便于了解版式信息,又省去了核对纸书的麻烦,解决了使用者对数字文本准确性的顾虑。同时,该数据库还设置了人名、地名、事件、篇目、官职、纪年等专名词库,可以关联检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贯通的资料库,甚至打通了经史子集。该古籍库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优质内容资源的聚合,不仅提高了古籍的使用效率,而且为相关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研究者们不必埋首在故纸堆里焚膏继晷,经典古籍在“互联网+”时代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不只是中华书局,在订货会上还看到大牌老社商务印书馆依托其优势资源,推出了“精品工具书数据库”“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皮书数据库”“列国志数据库”“一带一路数据库”等;另如《中国历史百科地图》APP、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的“易阅通”,包括友谊社“数字尼山书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内容专题资源库” 等,传统出版的数字化产品悉数闪亮登场。传统出版单位推产品、搭平台,开始了向信息服务转型的积极探索。
出版业水暖空间大
订货会上,各出版社纷纷展示了新年主打的精品图书,为读者送上不同口味的文化大餐。但仍感觉此次订货会展出的新品并不很多,多数仍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的修订和更新,鲜有创新的品种,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从这一点可以说明,目前在儿童和传统文化图书领域的创新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也说明儿童和传统文化图书创新仍有广阔的前景。当然也有少量的品种让人眼前一亮,吸引了很多读者和出版商,与传统产品相比,现在的产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已经开始向多样化、个性化和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即便是传统出版产品,也开始向高端大气方向发展。可以看出,消费者除了追求科学性和实用性外,更加注重图书的艺术性和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不过出版业在回暖是不争的事实,准确地说,针对前几年的下滑而言,不少出版人明显感觉到“水”暖了。
美术编辑需参与整体策划
美术编辑的编辑力体现在对一本书稿从“抽象”到“具象”的策划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站在出版单位的高度上,对全社图书进行整体形象策划。一般书在当今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如“过江之鲫”,有些出版社为使本社一般书产品在同类图书中脱颖而出,整合自身图书品牌,树立统一的图书装帧形象,在读者心中,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争得了一席之地。对本出版单位图书整体形象的策划与把关,是美术编辑适应图书市场发展的新的工作内涵。许多出版单位设置书籍艺术总监的岗位,就是为提升美术编辑对全社图书进行整体策划的有力措施。
衍生品激发创意
日历书是这次展会上看到的一种创意聚集,许多出版社都以此作为非图产品的突破口。友谊社即将推出“身边的字书”系列读物,如果做成日历书,每一日附一个汉字,一年下来,几百个汉字的积累对读者来说也是很大的一笔知识财富,也值得珍藏。这种推广方式或许更能够赢得市场的喜爱。
电子音像社:紧跟行业新趋势新走向
●观察员 王万玲
针对社会热点,大家都想乘着东风,顺势而为,捷足先登,做新领域的先行官,吸引并培养起第一批专属读者。
顺势而为,争做新领域先行官
2015年“互联网+”是一大热词,各出版社紧跟潮流,趁热打铁,争相出版相关选题的图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政府采购:路径在哪里》,聚焦政府采购领域,以互联网的前沿视野,从信息管理学、商业契约、经济学、政府管理体制等多个角度分析和探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与互联网技术革命的互动,试图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政府采购”的最佳实现路径;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八万里路云和月——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互联网+》分享了县域电商及其代表品牌三千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实例发人深思。
巧打亲情牌,“外婆经济”当道
说起外婆,浮现在人们脑海的便是一副和蔼可亲、慈祥宽容、勤俭持家的温暖形象,这种关乎童年的记忆,根深蒂固,历久弥新。然而,北京会上的“外婆”已然成为了一个温暖的符号,出版商用它巧妙地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赢得读者的好感,进而达到深化品牌影响力的目的。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家味儿:外婆的拿手菜》,介绍家常菜的同时不忘配上外婆与外孙的手绘形象,生动有趣,温馨满满,让人翻开书就会涌出很多关于童年家里饭菜香的回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外婆的茶包小偏方》、世界知识出版社推出的《舌尖上的健康:外婆的罐罐茶》将这一卖点与茶养生、幼儿病治疗偏方结合起来,容易令读者心理上产生信赖感,为销售赢得了第一张幸运牌。
“民国风”或再度盛行
此次订货会上,民国题材新书比比皆是,有再度掀起“民国热”的趋势。如陕西教育出版社推出《民国婚恋》《民国时尚》《民国风俗》《民国建筑》等图说民国系列,分别从婚恋、时尚、民俗、建筑四个方面再现民国风貌;北岳文艺出版社的民国爱情传奇系列讲述了包括徐志摩与陆小曼、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内的七对眷侣之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新书带领我们重走民国,感受这个时代特有的气质。
更多新闻
More- 一本书不再是“一本书”2016-01-29
- 明天社揽获“2015桂冠童书”5项大奖2016-01-28